4月28日,学校举办2025年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3次集体学习,主题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党委书记张金甫主持。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特邀云南大学民族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民族大学原副校长和少英作“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讲座,第二阶段为参学人员围绕主题开展学习交流。

和少英从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政策的历史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民族理论政策发展历程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三方面展开宣讲,深入浅出地阐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及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会议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早已深深融入各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强大精神纽带。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汇聚起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铸牢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有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会议要求,一是强化理论武装,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根基。要深入研读相关理论和政策文件,掌握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历史逻辑与实践要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重要论述,理解“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的核心要义。二是深化课堂教学,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思政老师要深入学习,强化理论武装,通过课堂教学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生价值观,培养具有国家认同、民族自豪感的新时代青年,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辅导员需通过自身学习,将这一理念融入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帮助学生筑牢“五个认同”。三是丰富文化活动,营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浸润氛围。要结合团学活动和职工活动,开展民族文化融合的相关的活动,拓展宣传阵地,打造品牌活动,让师生感受民族文化的优秀部分,有助于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维护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
撰稿/王晓黎
编辑/王晓黎
初审/李晓丹
复审/陆倩杰
终审/陈君奇